2023年台灣十大死因詳解:性別與年齡的健康風險解析
2023年台灣十大死因,針對性別及好發年齡與成因進行的詳細分析:
引言:從福利部數據看健康警訊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公佈的2023年死亡統計,台灣的十大死因仍舊圍繞著慢性疾病和癌症,這些疾病常常與我們的生活方式、環境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對於那些關心健康、積極保健的人來說,了解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有針對性地改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品質。
讓我們深入探討2023年台灣的十大死因,並了解如何通過積極的身體保健來預防這些致命疾病。
引用資料來源:https://www.mohw.gov.tw/cp-6650-79055-1.html
1. 惡性腫瘤(癌症)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癌症死亡率為276.6人,男性死亡數多於女性,尤其是肺癌、肝癌和口腔癌,與吸菸和飲酒習慣密切相關。
- 女性:每十萬人口癌症死亡率為179.8人,女性的乳癌、肺癌和結腸直腸癌是主要癌症類型。乳癌發生率在女性中相對較高,與基因、荷爾蒙以及生活習慣有關。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男性:癌症在40歲後開始快速增加,尤其是50歲以上的男性,因生活壓力大、飲酒、吸菸及不健康飲食所致的癌症風險顯著提高。
- 女性:女性乳癌常見於45-65歲之間,其他癌症如結直腸癌和肺癌主要發生在50歲以上。生活習慣如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也會增加癌症風險。
2. 心臟疾病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116.9人,男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高於女性,尤其在中年和老年人中。生活壓力大、吸菸、飲酒等是主要風險因素。
- 女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84.2人,雖然心臟病在女性中相對少見,但在停經後風險增加,與荷爾蒙變化、肥胖等相關。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男性:50歲以上男性發病率較高,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是重要誘因。
- 女性:55歲後發病率上升,與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有關。
3. 肺炎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85.2人,男性的肺炎死亡率較女性高,特別是在老年群體中。
- 女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58.2人,女性在年長後肺部疾病風險也會增加。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老年人(65歲以上)是肺炎的高發人群,因為免疫力下降,特別是有慢性病的患者,容易因感染而引發肺炎。此外,空氣品質不佳、吸菸等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4. 腦血管疾病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63.1人,男性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與高血壓、吸菸、飲食習慣有關。
- 女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43.1人,女性的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在年老後,因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增加。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年齡:腦血管疾病在65歲以上的群體中高發,特別是血壓控制不佳者。主要成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等。
5. 糖尿病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51.8人,男性的糖尿病發病率高,與肥胖、不健康飲食、運動不足有關。
- 女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47.8人,女性在年齡增長後,特別是更年期後,糖尿病風險增加。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年齡:45歲以上人群糖尿病發病率較高,主要原因是胰島素抵抗、肥胖及飲食習慣不佳。缺乏運動、高糖飲食等會顯著增加風險。
6.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45.6人,男性因吸菸、飲酒及較多的外出活動,感染與重症風險較高。
- 女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31.4人,女性的死亡率稍低,與較高的健康意識與更少暴露於高風險環境有關。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年齡: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最易受COVID-19影響的群體,尤其是有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該疾病與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密切相關。
7. 高血壓性疾病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39.3人,男性高血壓發病率較高,與飲食習慣、吸菸、飲酒有關。
- 女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37.2人,女性高血壓在停經後風險增加,與荷爾蒙變化相關。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年齡:高血壓在50歲以上高發,與肥胖、飲食過鹽、缺乏運動密切相關。控制血壓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中風至關重要。
8. 事故傷害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42.7人,男性更容易發生事故傷害,尤其是交通事故、工業事故等。
- 女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18.1人,女性的事故傷害死亡率較低,但老年女性容易因跌倒等造成嚴重後果。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年齡:15-44歲的年輕男性是事故傷害的高發人群,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職業危險等。老年人則因跌倒和意外摔傷風險增加。
9.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37.1人,男性由於吸菸和空氣污染的暴露,慢性呼吸道疾病發病率較高。
- 女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16.0人,女性發病率較低,但隨著年齡增長,風險上升。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年齡:50歲以上,特別是長期吸菸者和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中的人,容易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
10.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
性別:
- 男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25.3人,男性因糖尿病、高血壓及腎功能下降的影響,腎病變風險較高。
- 女性: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24.5人,女性也會因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增加腎臟疾病風險。
-
好發年齡與成因:
- 年齡:50歲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特別容易出現腎病變,控制血壓和血糖是預防腎病的關鍵。
結論
這份十大死因統計顯示了慢性病和可預防的健康問題仍是威脅台灣民眾健康的主要原因。對於關注健康保健的人群來說,理解這些疾病的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不僅能提升個人的生活品質,還能延長壽命。
透過這份詳細的性別及年齡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每個群體在不同疾病中的風險各異。了解自身的健康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能夠有效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提升生活品質。
健康與新知